共执行 203 个查询,用时 1.021705 秒,在线 22 人,Gzip 已禁用,占用内存 3.378 MB
1983年6月,广州市北郊一座称为象岗的小山上,几十名民工伴着推土机的轰鸣正在凿石刨土。海拔高度为49.71米的小山包,已被凿掉17米。正干得起劲,民工们俄然发觉那风化得有些细碎的花岗岩石块不见了,代之而来的是一块又一块划一陈列的砂岩石板。
他掏出装有五节电池的大号手电筒,从裂缝中向下窥视。随动手电筒光柱不竭挪动,麦英豪先是看到用石块砌垒的墓壁,巨大的石制墓门,墓室中一堆凌乱不胜的器物。
广州市文管会考古队获得动静,很快派考前人员赶到现场。经勘查,这是一座石室古墓。考前人员感应事关严重,敏捷向文管会作了报告请示。20分钟后,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、出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。
在这堆零乱的器物中,一个大号铜鼎和几件陶器非分特别显眼。麦英豪将手电的光柱停驻在这几件器物上,上下端详,从形制、特色等多方面察看判断,这应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一座石室墓葬。
每块足有5平方米大,3600公斤重。吊车吊起石板后发觉下面有一条奥秘的通道,共用750多块红砂岩石块砌成,上盖28块大石板,估量昔时建筑开挖土方3000立方米,450多吨,可见工程量之浩荡。
埋藏了2100多年的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